读博士的目标总结如下:

第一年(WP1): 创建Cloud-Edge系统和工作负载的形式化模型

  • 目标:建立一个形式化模型,涵盖Cloud-Edge系统和工作负载,以融入能源可持续性和消耗。
  • 所需能力:计算机科学理论、系统建模、数据分析。
  • 任务:辨识和分类Cloud- Edge系统中的能源、网络、硬件和软件组件,通过与Ericsson Research Data Centre合作,使用WARA-Ops研究领域的数据进行探索和定义。

第二年(WP2): 开发分散和可扩散的度量收集和预测的Cloud-Edge架构

  • 目标:构建适用于分散和可扩展度量收集和预测的Cloud-Edge架构。
  • 所需能力:系统设计、度量学、分布式系统。
  • 任务:回答关键问题,如确定最佳度量以实现对Cloud-Edge基础设施的能量减少和平衡;研究这些度量如何以可扩展的方式记录和分析。

第三年(WP3): 开发新型能量平衡和优化算法

  • 目标:开发结合对整个Cloud-Edge网络的软件和硬件行为的整体视图的新型能量平衡和优化算法。
  • 所需能力:算法设计、分布式计算、性能优化。
  • 任务:回答科学问题,如如何及时有效地推理分布式模型以进行最佳调度,如何在考虑网络中的相关服务级别目标的情况下在本地和区域/全球层面进行能量感知的调度决策。

第四年(WP4): 测试和验证能源感知的Cloud-Edge基础设施自治资源管理系统

  • 目标:开发Cloud-Edge基础设施的能源感知自治资源管理系统的测试和验证。
  • 所需能力:仿真技术、网络虚拟化、实验设计。
  • 任务:开发模拟Cloud-Edge基础设施,集成在项目期间创建的云边、能源和工作负载模型,并通过与UmU托管的物理测试平台的实验比较进行验证。